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2025年上海市各界优秀青年“走进静安”活动圆满举行 | 地方动态

2025年上海市各界优秀青年“走进静安”活动圆满举行 | 地方动态
时间 : 2025-07-11


本次活动在苏河湾、大宁功能区2场预热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青年与静安的深度链接。上官剑在致辞中指出,把握时代机遇,引领青年投身科创浪潮,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绿色低碳等新赛道勇闯“无人区”、攀登“最高峰”;加强跨界合作、促进青年碰撞思想火花,帮助青年人才拓宽视野,为地区发展汇聚智慧;持续赋能成长、服务青年潜心创新创业,共同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钟晓咏强调,静安正着力打造“创新之城”,聚焦数据智能、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为青年提供广阔舞台;致力于构建青年“圆梦福地”,通过优化场景、资金、政策、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助力青年成长发展;承诺与青年“风雨同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诚邀青年才俊扎根静安,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邬斌、胡勇、章毅共同启动“市青联、市青企协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静安联络站”,未来将常态化开展市区两级项目合作,持续发挥“走进”系列活动溢出效应,助力静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期,经过2场“走进静安”系列活动的推动,本次活动现场还达成了落地“美创静界”项目、静安·徽商出海服务站以及青春经济文旅商体展融合计划3个意向协议,展现了青年力量与静安机遇深度对接的成果。



互动交流环节中,7位青年代表围绕产业创新、人才政策等主题分享真知灼见,彰显了青年群体的锐气与智慧。


游凤椿建议以“平台生态+跨境服务”双轮驱动数字经济发展模型,强调要通过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与跨境服务体系的协同效应,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范式。聚焦本地化运营能力建设,将全球数字商业资源与区域产业特色深度耦合。这种“全球化平台+区域化运营”的混合模式,既保持了数字技术的规模优势,又能适应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为中小微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可操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费飞从投资机构的视角出发,系统阐述了“资本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范式。他指出,这种投资逻辑的本质,是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资本配置方案,使每笔投资都能精准对接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最终实现“资本价值发现”与“区域经济跃迁”的双向正循环。在价值投资与区域战略的交融里,重塑资本精准赋能实体经济增长的核心逻辑。


李昭君围绕静安区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科技驱动、生态赋能”人才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议。他强调要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人才服务的全链条流程,既要注重提升人才服务的效率与体验,又要着力于人才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的良性互动,为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陈一敏深入剖析了下一代交互技术的演进路径,分享了高清视觉技术和AI在XR产业的关键地位。他建议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发挥超高清视听产业先发优势并加强算力平台建设,切实发挥静安应用场景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率先在技术和落地之间架起有效桥梁,抢占“虚拟与现实无缝融合”的下一代交互入口。


全国青联常委、市青联副主席、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张金全建议以法律与资本服务为双引擎,打造“服务出海”与“引凤筑巢”协同驱动的招商新模式,依托专业机构构建跨境投资法律风控体系,为区域经济注入国际化合规动能,在全球化布局与本土产业链升级的共振中定位专业服务的战略支点。


全国青联委员、烟台市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山东瑞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康,剑桥中国学联主席、丝所创始人彭阳也做了精彩发言。


座谈交流结束后,与会青年赴南京西路功能区、苏河湾功能区等考察参观,通过实地感知静安的产业活力与创新生态,进一步探索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