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中青企协发[2006]19号

中青企协发[2006]19号
时间 : 2006-01-19

“促进交流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徐绍川在两岸青年企业家发展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青企协发〔200619


各位来宾、青年企业家朋友们:

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刚过不久,海峡两岸的青年企业家朋友们就团圆在广州,叙亲情,商合作,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谨代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和王晓会长,对两岸青年企业家发展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给予此次活动大力支持的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来宾和海峡两岸的青年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

两岸一家亲。去年以来,两岸炎黄子孙融通中华民族的聪慧睿智,融化半个多世纪的坚冰,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的大门。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来大陆访问,新党主席郁慕明也在抗战胜利60周年这样一个历史时刻率团来大陆访问,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春天的气息。特别是胡总书记分别与连主席、宋主席进行的正式会谈,取得了重要成果。无论是共产党与国民党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还是共产党与亲民党达成的“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通则双赢”的共同体认,都体现了双方对“九二共识”的坚持和对谋求两岸共同发展、追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共同责任,得到了两岸同胞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综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发展自己。大陆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大陆GDP年均增长9.4%,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超过16%,外汇储备9000多亿美元,财政收入即将突破40000亿人民币,经济总量排世界第四。大陆的发展成就包含着台湾同胞的重要贡献,同时,大陆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两岸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两岸经济主战场上的生力军,正值创业发展黄金期的青年企业家是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两岸青年企业家在发展自身企业方面彼此信任、彼此合作、积极合作、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发展,可以丰富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充实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搭起希望之桥。为了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会谈公报的重要精神,动员两岸青年企业家为加强和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和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在以往沟通、联系、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策划、组织了这次活动。借此机会,我就两会加强友好往来、精诚合作方面谈四点建议:

一、共同搭建深化友谊的桥梁,为两岸共同发展汇聚青春的力量。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的共同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当然也需要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台湾与大陆隔海相伴、山水相依,两岸人民同祖同宗、血脉相连,共创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我们应该不断扩大两岸青年企业家交流的规模,开展青年企业家乐于参与的各种联谊活动,并充分借助互联网以及各级各类同学会、同乡会等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联络沟通方式,深化友谊、增进互信;要帮助更多的青年企业家了解两岸的经济发展形势,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在两岸青年企业家之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宣传中华文化,增进历史认同、文化认同。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两岸的青年企业家不断深化友谊,加强合作,为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共同打造企业共赢的平台,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同样,两岸经济合作越密切,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越深厚,就越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去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战略部署,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推进。我们应该契合两岸民意,顺应时代潮流,发挥自身优势,为两岸青年企业家开展多层次的经济合作、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搭建平台。我们应该正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长期受到人为的政治干扰,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至今未能实现,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仍受到诸多限制,大陆企业不能入岛投资的情况,充分反映青年企业家的现实诉求,向有关方面全力呼吁,排除干扰,消除障碍,尽己所能推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为两岸青年企业家实现合作、发展企业优化政策和舆论环境;着眼于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正在加紧寻求产业链的优化升级的现状,引导台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台湾和大陆其他上下游及关联企业跟踪合作,促进台湾资金、技术及营销网络与大陆产业发展的相互衔接与合作,努力建立上中下游齐全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合作的链条;共同开展项目推荐、经贸考察、信息交流、贷款发放等工作,推动两岸青年企业家在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深层次交流,共同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航母”。

三、共同开辟技术合作的渠道,为两岸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是现阶段两岸经济发展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市场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两岸在高新技术、基础科学等方面各有所长,在科技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我们应该深入开展组织间的合作,以此带动两岸青年企业家在相关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携手创造技术创新的辉煌,为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通过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通过向青年企业家介绍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引导两岸青年企业家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企业原始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