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声音  > 众说风云  > 合肥:730亿“大建设” 没倒下一个干部

合肥:730亿“大建设” 没倒下一个干部
时间 : 2010-09-13

2010年09月12日 13:56:37  来源:人民日报

 

  “不仅要对合肥建设与发展负责,也要对干部成长负责。合肥在推进‘大建设’的同时,让制度与建设同行。围绕工程建设涉及的关键环节,推行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分开’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创建出城市建设管理新的体制机制。”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说。

  从2006年3月起,合肥启动“大建设”,4年来,完成845项工程、在建366项,累计投入资金730多亿元,相当于“九五”和“十五”时期总投资的4倍。令合肥决策层欣慰的是,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几年间,没有一名干部在这些建设项目上“倒下去”。

权力小了责任更大

由以前“一条龙”封闭运作改为六环节分段作业的“流水线”模式

  过去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都是由各部门、各单位“一条龙”封闭运作,城市建设的10多个环节都在建委,集建设与融资、结算与决算、设计与施工、招标与验收、拆迁与安置、建设与监督等所有流程于一身。如今的合肥市建委在城市建设中负责“组织项目勘察设计、工程验收移交及行业监管”。“权力小了,但责任更大。现在许多干部一天的工作量比过去一个月都多。”合肥市建委主任张长淮说。

  一个个工程项目进入“流水线”模式。合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管理城建项目,统一决策部署和调度全市建设工作,并将分散于城建、交通、园林、教育等20多个部门的建设项目统一集中到市级项目储备库统筹统管。将城建项目管理职能分解为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大环节,实行专业化分工、分段作业。

  “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创立,将相关职能部门定位在各自的‘工段’上,相互检验,有序运转,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远远超过了预想,也构建了环环相扣、阳光运行的监督链条。”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说。

  长7.7公里的合肥金寨路高架桥工程由于科学安排施工,工期缩短了10个月,避开了随即出现的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仅钢材一项就节约投资5亿元。2007年下半年的6个月里,该工程平均每天完成投资400多万元,仅使用钢材就达6.2万吨,经第三方检测,全部桩基均合格,2009年该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合肥用制度绘就廉政"清风图" 亮点频现成效显著

  三年大跨越,制度作保障。2008年以来,市纪委大力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创新,连续三年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巩固年、执行年活动,取得了创新落实“双突破”的良好成效,从而以“制度之笔”绘就了一幅独具合肥特色的反腐倡廉“清风图”。

  合肥为大建设连下“防腐剂”

  开工表制度、信息化监管、“黑名单”曝光制……我市纪检部门为营造“大建设”风清气正的环境,连下多种“防腐剂”,严惩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去年8月以来,全市共查处建设领域各类案件200余起,取消严重违规的15家企业的中标资格。

合肥公布2009年反腐倡廉十件大事

合肥大建设杜绝腐败 保证投招标公正性

合肥纪检部门年前亮出“成绩单”